近年來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,優秀人才不斷涌現,在2021年也出現了一批各方面表現突出的骨干員工,被授予年度優秀員工的殊榮。為弘揚公司正能量的企業文化精神,公司將面向這批優秀員工們展開人物專訪,分批次報道,本次為大家帶來第1期的專訪內容。
“淇”開得勝迎開局 踔厲奮發續新篇
——2021年“優秀員工”正一大自動化王淇專訪
“為人生中的第一份事業而奮斗”
2020年初,畢業于廣東海洋大學輪機工程專業的王淇,通過校園招聘機緣巧合來到了正大,加入了正一大自動化。王淇說,當初決定來正大的其中一個因素是離家近,認為方便隨時回家,但后來卻毅然決然選擇跟隨入職輔導人劉俊孝經理到中山辦發展,開啟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第一份銷售事業。
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應屆畢業生,專業不對口且毫無銷售經驗,出生以來都過得相對順利的他,經歷了人生中第一道坎兒。正值盛夏,只身一人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,打開地圖搜索抵達客戶位置的公交路線,經常乘坐長達2小時的公交,甚至需要隨身攜帶兩套干凈的衣服,大汗淋漓地到達客戶附近后,找一個隱蔽的地方換一身干凈的衣服,擦干汗水后再去拜訪陌生的客戶,只為了能在客戶那邊利用有限的時間展示最好的自己,展示最好的正大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這樣的經歷成為了一種常態,被客戶拒之門外更是家常便飯。
說起入職以來對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,他提到了在一次業務開展過程中,由于自己經驗的缺乏以及考慮問題不夠細致,導致客戶大發雷霆,甚至想要找公司領導投訴他的行為,差點失去合作機會。最后在領導的幫助以及自己的多番努力下,通過多次登門拜訪,與客戶慢慢拉近關系,才化解了此次危機。前期由于專業知識不足及經驗缺乏,加之白天沒有落腳之處,基本每天晚上回到公司后,王淇都會加班處理客戶問題和學習專業知識。
“逐漸找到感覺”
從初出茅廬到略知皮毛;從選擇到中山發展再到如今擔負起開發江門白區的任務,成為正一大自動化江門區域的負責人,在短短2年的時間里,王淇的成長速度尤為驚人,在去年更是超額完成了自己的年度銷售目標,成為公司業務人員中的標桿人物;也在去年得到了公司及領導們的認可,獲得年度優秀員工的殊榮。對此,王淇表示:“首先感謝入職輔導人孝哥,作為我在正大的第一引路人,不僅是工作中的上級,也是生活中的大哥哥,一直都給予我很多的幫助和能量;其次想感謝彭總(正一大總經理)和胡總(正一大副總經理)對我的栽培和指導,才能讓我的成長更加快速;最后還想感謝公司,因為擁有好的平臺,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;對我感慨最深的不是過去帶給我什么,而是這將會成為鞭策自己在未來能更加努力去奮斗的理由。成績只能代表過去,我會馬不停蹄地把最好的狀態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去!
“不負韶華,未來可期”
對于選擇到江門白區開發新業務,王淇認為,首先作為公司的一份子,這是一份責任和使命,在公司發展需要的時候,必當義不容辭;其次,這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是一種嘗試和挑戰,也是充分展示自己實力并促使自己進一步成長的機會。對于未來的職業規劃,他表示,需要再進一步提升專業水平和業務技巧,盡快在江門站穩腳跟,開發更多新客戶,努力超額完成江門區域的指標;實現職位晉升,帶出屬于自己的一支團隊,盡快讓自己具備培養新人的能力,協助上級領導成立中山分公司。
編者按:在入職輔導人劉俊孝經理眼里,王淇在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一直都是表現非常不錯的,韌性十足;同時也表示,希望他能繼續保持,并在江門白區開發工作中,能“挑起擔子,甩開膀子,干出樣子”,不辜負大家的期望!皞ゴ蟮膭恿碜杂谶h大的目標”,相信在王淇的不懈努力下,未來必定能在機電行業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!
無論如何 腳踏實地 解決客戶訴求
——2021年“優秀員工”東莞大晟張昌良專訪
張昌良,湖南永州人,2012年來到東莞發展,距今已經10年的時間了。
在之前的工作經歷中,張昌良作為技術人員,經常會出差在外跟項目,并且一待就是半年,比較“不著家”。后面,在個人發展規劃等多重考慮下,于16年5月選擇入職正大,至今已有5年多的時間。
張昌良深知,技術人員在外就是代表單位的一張名片,所以一直用自己最好的服務意識解決客戶訴求。不管遇到要求多么苛刻的客戶,他都耐心做講解,配合解決問題,并在客戶后續的使用過程中做好回訪。
從“簡單”到“復雜”的專業能力提升
初進正大,在工作上感受到最直接的變化便是技術難度方面。張昌良表示,“之前在盤柜廠工作,接的項目較多都是造紙、水處理方面的,變頻器用得最多的是程序較為簡單的ABB。來到正大接觸到各種類型的項目,我經常在程序、GMC方面感到有所欠缺。印象最深的便是接觸西門子G120變頻器,剛開始接觸時覺得最為難調,因為一輸入會有很多數據都相互關聯,工作量較大,還是全英文,難度比之前大很多!
那時公司的技術團隊人員還不充足,作為新人,為了能更好地上手工作,張昌良跟領導溝通,爭取到和西門子廠家技術人員一起跟進項目的機會,期間下功夫認真學習西門子程序的邏輯思維、寫法、注意事項!案藘纱沃蟊阒饾u熟悉,開展工作也沒那么難了”,張昌良樂呵呵說道。
項目的歷練:靜下心做好自己的事兒
進入正大早期負責的項目讓張昌良至今記憶猶新,“剛開始客戶方對待我們的態度比較冷淡,像是數據、技術方面的信息一問三不知;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較挑剔,甚至一度還被投訴了”。對此,張昌良和同事比較苦惱,也坦言道,“工作還是要開展的嘛,對于不了解的信息,我們就問同事、翻資料、問廠家,多方查證,腳踏實地得做事,不耽誤正常工期”。后來,客戶方也被打動了,態度逐漸緩和,每每碰到還要給泡茶給他們喝,張昌良和同事看到此景也相視一笑。
“現在回想起來這個項目,心里挺感謝這個客戶的,雖然比較挑剔,但是比較能鍛煉我們思考很多問題,也提升了專業能力,之后接其它項目的時候少走很多彎路”,張昌良如是說。
還有一次難忘的經歷是去跟進無錫的一條生產線項目。這個項目工作量比較大,公司加上客戶方對接技術的人員一共只有4個人,每天加班很嚴重,經常早九晚十二。在持續了1個月的奮戰狀態下,張昌良也表示當時自己的狀態變得不太好,既疲乏又容易浮躁。有一次,在聽到同事的伙伴又開始抱怨,他壓抑不住內心的煩悶,把伙伴狠狠地批評了一頓。張昌良略帶尷尬地接著說,“當然我們關系一直是很好的,后面我約他吃飯并向他道歉,再之后,整個項目也順利完成”。
他對這段經歷做起總結,“不管事情再多,做技術切忌浮躁,要靜下心來。另外,一群人做項目要比一個人難得多,因為大家會有不同看法,這也需要人際溝通、情商各方面都時刻在線,項目才能順利進行,這方面我還要提升”。
對自己精益求精,為團隊帶好新人
面對采訪人提出“在外出差是否會想家”的問題,張昌良回復,“這個倒還好,一來,我有空就回去看望家人;二來,即使一個人出差,客戶那邊也有技術對接,大家一起共事、聊天,氛圍都很好;再者,最近兩年也越來越感受到大家都是團隊作戰,一些項目安排也會好幾個人一起跟進,這就更加熱鬧了”。
談及對未來的規劃,他表示,先做好本職工作。在公司這幾年自己學到了很多,像是“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”、“不懂的就去問同事、翻資料、問廠家”、“帶團隊需要多溝通,知道大家的想法”等等,自己則需要在專業技術、團隊溝通方面多學習提升。
同在大晟單位的歐芷瑞也做了補充:“張昌良平時對工作的態度是有目共睹的,無論是合作之前初次見到客戶時的耐心講解,還是合作之后對待客戶的細致服務。近期,在跟進大客戶寧德瑞怡時,張昌良擔任程序調試的主要負責人,F場環境非常艱苦,出差也長達4個多月,并且是在帶了兩名實習新人的情況下,張昌良在幫客戶解決問題的同時兼顧指導實習生學習,做到了面面俱到!
編者按:作為一名技術人員,多年如一日,解決技術難題,服務好客戶,用心做事。在見證了公司從起步到如今高速發展的過程,自己也得到歷練與提升!
無論是王淇的“積極主動,不怕挫折”,還是張昌良的“腳踏實地,服務客戶”,都是我們正大人一步一個腳印、延續了近25年優良作風的體現,也值得令我們學習提升。
第1期的專訪暫告一段落,一起期待第2期的更多精彩分享! |